近日,市政府印发《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将通过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速培育雁阵式企业矩阵等,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
《实施意见》明确,在深化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上,将持续完善高新区一区多园的管理模式,突出高新区创新引领示范作用,构建“以江北新区为核心,以新港国家高新园和江宁国家高新园为两翼,各高新园区协同联动”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提高各高新园区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水平,适度将开发运营等职能赋予园区平台承担,推动园区平台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在加快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方面,依托紫金山实验室打造紫金山科技城,整合全球科技资源、集聚帅才型科学家,开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跨学科、大协同应用基础研究,建设标志性重大科技创新基地。推动信息高铁综合试验基础设施、开源软件供应链等创新平台建设,集聚中科院高端创新资源,建设麒麟科技城,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核心承载区,形成科技创新高地。抓住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契机,推动南京现代综合交通实验室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鼓励推动一批全国重点实验室落户园区,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加速培育雁阵式企业矩阵上,充分发挥大型企业创新骨干作用,引导优势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培育壮大一批拥有关键核心技术自主权和产业链控制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在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上,充分发挥人工智能领域高校院所及新型研发机构集聚优势,加强人工智能芯片、智能软件、开源框架等基础底层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布局,推进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打造人工智能开源开放生态,争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实施意见》还提出要吸引一流创新人才。支持高新园区吸引高端人才,实施“紫金山英才计划”,搭建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和留学人员综合服务平台。支持海外留学人才和外籍人才在高新园区就业创业,在高新园区内企业工作的外国人才,经市级以上科技行政部门批准,符合条件的,申请工作许可的年龄可放宽至65岁;急需紧缺的外国高端人才可凭科技行政部门签发的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直接向我国驻外签证机关申请办理有效期最高10年、每次停留时间最高180日的R字签证。
《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高新区内企业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4.5%,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均占全市85%以上,规上工业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50%,上市企业数量达130家,每万人口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数达50件,园区高技术制造业产值超过5500亿元,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3000亿元,火炬企业营业收入近1.8万亿元。(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