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达的生态矿区里,边坡台阶层层垒叠、看似梯田,矿山脚下种着一排排绿树,铺满了草皮。这里只有少量工程车作业,几乎看不到人。视频监控器后方,台湾青年杨博允在办公室通过大屏幕直视现场,手机绑定的实时监测系统不时发出“哔、哔”的通知声。
“矿山采毕后将改造为山顶公园,预计今年破土动工。”矿区里,一切与美感、生机有关的事,都成了美术科班出身的杨博允的拿手好戏。他向中新社记者展示了亲手操刀的设计图:游客漫步于矿山上的“历史长廊”,巨型“矿山之眼”圆盘石璧为姹紫嫣红的春花所围绕。
走进位于南京浦口的台湾信大水泥集团江苏信宁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创立人杨塘海的雕像映入眼帘,石座上刻着家训“一勤天下无难事”。如今这家源自台湾的家族企业,已交棒到第三代孙子辈的杨博允等兄弟手中,经营业务遍及两岸各地。
和同辈兄弟早早进入家族企业不同,杨博允自小展现出绘画天赋,到大学都在就读美术专业。从美国旧金山艺术学校留学回来后,他有过很长一段自我放飞的时光,先是在台北的动漫公司工作了8年,后因项目因素,他自投简历,到南京原力动画“续”上履历。
“两边是同一个甲方,我干的也是同样的活——角色设计动画。”在南京参与《爵迹》《妈妈咪鸭》两项大型电影项目制作后,杨博允对大陆的大投入电影制作效率之高感到惊讶。“在台湾,像这样体量的大项目投资人都比较审慎,节奏比较慢。这也体现出大陆市场大、机会多。”
直到2017年,在动漫行业沉浸十余年的杨博允自觉已摸到职业“天花板”。一番思忖后,他决定响应父亲的“召回”,成为江苏信宁新型建材的员工。
在办公区域空地高低错落地种上罗汉松、兰花,在停车区域涂上色彩艳丽的背景,将圆柱体的水泥熟料大库喷上游乐园的色彩……“矿山给人的刻板印象是尘土飞扬、环境不友好。我到公司后第一件事,就是让矿区变得不像矿区,打造花园式工厂,让它活泼生动起来。”他笑着说。
除了扮靓外观,杨博允的另一个关注点是提升企业内核——工厂和矿山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近两年,在他的主持下,企业搭建了矿山安全风险预警平台。“安全生产数字平台非常好用”,他向中新社记者展示:“边坡位移监测、爆破震动监测、风险预警都实现了实时化、在线化。办公室大屏幕、我的手机,以及当地主管部门的后台,都可以随时看到现场情况。”
2020年,江苏信宁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获评为国家级绿色矿山。2022年,江苏省矿山开采同行到该公司观摩考察。“这些都是对我工作的肯定,将继续走好数字化这条通往未来的赛道。”杨博允说。
他向记者感叹,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体会到,大陆不缺市场、不缺机会,这里人才济济,竞争也很激烈。“希望像我一样的台湾年轻人,能跳出自己的‘小圈子’,到处走一走、看一看,在更大的舞台上发光发亮。”(中新社记者 朱晓颖)